数据:
在2025年1月,药企如药明康德和和黄医药等多家公司的资产出售活动频繁,数十家药企选择剥离医院、子公司及其他非核心资产,以应对增长瓶颈与行业困境。
线索:
目前,许多药企因市场环境不佳与高额运营成本,正加速调整多元化策略,专注于核心业务。一方面,这种收缩可能会带来更高的专业化与现金流优化,但另一面也存在风险,如市场竞争加剧与业务单一化后难以应对未来变局,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与各企业的战略转变。
正文: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医药行业显得尤为活跃,许多药企频繁抛售核心资产。以CRO巨头药明康德为例,该公司在2025年1月17日宣布出售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并在近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资产出售。此前,两次交易为将其部分业务的股权转让以及疫苗工厂的出售,累计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
不仅药明康德,其他许多药企也在同步进行资产剥离。例如,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医药以6.08亿美元出售其45%股权,新华社医疗则挂牌转让山东新华昌国医院55%股权,底价1.13亿元。此外,包括罗欣药业、广济药业等在内的近30家药企也在春节期间完成了相应的“瘦身”业务。
这些销售潮流背后,似乎反映出药企对多元化布局的重新思考。“卖医院”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新华医疗在过去几年间多次挂牌转让旗下医院,原因在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低,反而导致其面临经济压力,使得药企不得不选择退出这一领域。
自2018年社会办医兴起以来,药企曾通过收购与自建加强医疗服务,但随着医保政策变化与市场环境的改变,许多药企不得不面对增加的资金压力与回报周期的挑战。因此,药企普遍选择剥离多元化业务,集中资源于核心领域。
在全球经济疲弱、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药明康德的连环资产剥离显得尤为迫切。同时,减持其他公司股票的举措也使得其可以收回更多现金,增强抗风险能力。
从腾讯的“聚焦主业”战略来看,药企也需在此背景下调整经营策略,避免因过度多元化而导致的经营效率低下。众多药企在最近发布的公告中,频频提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等关键字眼,试图将精力聚焦于主营业务。
例如,和黄医药虽原本是一家中药企业,但近年来加速向创新药转型,剥离中药业务,以便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药的研发中,以期在市场上抢得进展与先机。药企普遍选择抛售子公司以获得现金流,部分保留优质资产于熟悉领域内寻求突破。
从全球药企的表现来看,在大规模抛售资产后,营收与增长潜力均有所改善。即便抛售策略最终决定的结果各异,药企当前需求在挑战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可能,加速聚焦核心业务。
总的来说,药企的“抛售潮”传递出一个关键信息:这是从创新药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强调了创新而非完整商业化模式的重要性。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药企需灵活应对,增强现金流以渡过难关。
发布时间:
2025-02-07 08:36:42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