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亩产789.4斤,比上年提高10.2斤,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
线索:
分析显示,2025年中国将继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这为农业科技创新、耕地保护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了投资机会。在这一背景下,农业设备、种子技术、土壤改良及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企业可能迎来增长机遇。然而,可能的风险包括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变动引发的农产品价格波动。
正文:
202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亩产为789.4斤,较去年提高10.2斤,单产提升占粮食增产的80%以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的负责人表示,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不能放松。2025年如何保持稳产丰产,目标是推行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推动大面积增产方面,2024年,中国在克服高温干旱、洪涝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下,依然实现了221.8亿斤的增产,说明单产水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一年,继续将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作为重点任务,强化技术和设备的匹配,以支撑粮食的稳定增产。
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键措施。当前,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到20%。其中,近年新建并提升高标准农田超8000万亩,以确保达到“高质高产”的目标。同时,国家积极治理退化耕地与盐碱地,保护黑土地不超过4亿亩次。
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全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63.2%,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74%。通过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科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科技创新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类农业科技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也在持续深化,解决实际问题,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25-02-05 00:0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