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9. 汽车 » 电动车企

工信部发布新能源积分政策,推动车企研发投入

2025-02-06

数据:

新能源积分比例预计于2026年达到48%,2027年为58%。

线索:

新政策要求的积分与低温续航和电耗直接挂钩,这将迫使汽车制造商对新能源车的技术投入和生产能力进行大幅提升,同时将加剧市场竞争。那些未能及时适应新规的传统车企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反之,积极跟进技术创新的企业将迎来机遇,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正文: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2025年工信部对车企的燃料消耗和新能源积分提出了新要求。这一《关于2026—202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阶段将于2月5日结束。新规明确了新能源积分的提升比例及低温续航和电耗与积分挂钩的规定。

根据新规,2026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设定为48%,2027年将达到58%,年均上调10个百分点。这一明显变化迫使车企必须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以迎合愈发严格的合规要求。

历史数据显示,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逐年上升。2024年,新能源车的新车渗透率达40.9%,7-11月的数据均超过50%。此次积分比例的大幅上调无疑对车企构成了重大挑战,必须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加大投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积分作为新能源汽车制度的核心,与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共同构成“双积分”体系。车企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时,会依据车辆类型和技术参数等因素,通过特定的积分计算方法获取积分。例如,纯电动车的积分计算公式为0.012R+0.8(R为续航里程), 插电式混动车的积分为2,燃料电池车的积分公式为0.16P(P为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此类积分反映了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成果。

自2025年起新能源积分比例将逐年提升,车企为满足这些条件需要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数量。一些以传统燃油车为主的车企纷纷制定扩张计划,加快工厂建设和生产线升级,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同时,车企还需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及安全性,降低电池成本,此外,还需积极探索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水平和用户体验。

新能源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续航性能一直是困扰消费者和车企的问题,冬季续航降低现象频繁。工信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针对低温续航的积分规则,引导企业提升车辆的耐低温性能。具体来说,对低温续航衰减率低于35%的车型给予1.2倍的积分激励。

同时,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电耗也设定了明确的积分规则,以新国标电耗值的85%为目标。若车型电耗不达标,其积分将减半;若低于目标值,则按比例增加积分。这一规则促使车企优化车型电耗,以确保在积分计算中获得优势。

从市场影响来看,电耗积分和低温续航积分的新规将迫使企业优化产品性能。表现优异的车型将提升积分收益,而技术落后的车型则面临积分被削减的风险,这可能造成市场竞争劣势,甚至淘汰出局。

为了满足新规,车企需投入更多资源于技术研发,以响应低温续航和电耗的积分要求。这些新规也为一些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明确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方向,同时有助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消费者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越来越多的用户能购得价格亲民的新能源汽车。电耗降低将使得电池更小更轻,进而降低车辆整体成本,从而使新能源汽车更接近消费者购买能力。

发布时间:

2025年02月05日 16:14:15

相关推荐

评论 ( 0 )

2.4 W

文章

15.5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