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规模达到2258亿元,同比增长81.05%;全年挂牌转让和成交的不良贷款规模同比增长80.2%,达到2861.9亿元。
线索:
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显示出金融机构在经济波动背景下的风险控制策略。市场参与者可能面临投资机会,如低价购买不良资产,但同时也要留意可能的资产折扣加大和回收难度上升的风险。
正文:
2024年,商业银行加快了不良贷款的出清,挂牌转让的不良资产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根据银登中心的数据测算,2024年各类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挂牌和成交规模均大幅增长,成交折扣价格有所下降。业内研究人士认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的扩大,金融机构处理不良资产的理念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波动等因素均导致了这一现象。
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未偿本息规模合计达2861.9亿元,较2023年增长1273.7亿元,同比增幅达80.2%;挂牌项目数为1041单,同比增长41.63%。成交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达到1583.5亿元,占总成交额的近七成,显示个人不良贷款在转让中的重要性。
2024年的不良贷款转让规模显著增长主要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第一,参与转让试点的机构范围扩大,更多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了批量转让许可;第二,金融机构的处置理念由以往的自我催收转向批量转让,以提高效率;第三,经济下行使部分借款人信用情况恶化,导致不良资产增多。
然而,部分金融机构在挂牌转让,不得不通过“打折促销”来加快成交速度,因此,折扣率成为衡量不良贷款转让价格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约为4.83%。
尽管不良贷款转让规模上升,多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较稳健,截至1月26日,已有8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的业绩快报,显示不良贷款率普遍稳定或轻微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发布时间:
2025-01-31 11:14: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