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ai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5. 农林牧渔 » 渔业

全球养殖鱼产量四倍增长促可持续发展

2025-02-05

数据:

养殖鱼产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4倍以上,达到9440万吨,超过牛肉并逼近猪肉和鸡肉的产量。

线索:

养殖鱼作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具有更低的环境负担,将在全球食品安全保障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全球对可持续食品生产的关注加剧,养殖业可能迎来技术转移与投资的机会,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然而,全球变暖和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增长,也在给养殖业带来挑战,尤其是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上。

正文:

养殖鱼正在迅速成为一种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其产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超过四倍,现已超过牛肉量,并且接近猪肉和鸡肉的产量。特别是在亚洲,养殖鱼和贝类的产量占到了全球的90%以上。随着日本料理的流行和饮食的多样化,鱼类食品在全球的普及度也在不断增加。相对于肉类,鱼类的养殖效率高,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相对较小,故在全球变暖和食物短缺的背景下,鱼类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22年全球养殖的鱼、贝、虾等海产品的产量达到了9440万吨,是1990年代的4.3倍,首次超过了自然捕捞的总量。预计到2032年,养殖鱼的产量将提升至约1亿1000万吨,逐步接近猪肉和鸡肉的水平。

如今,牛肉和猪肉的产量增长乏力,主要原因是用于种植饲料的土地有限。全球已有70%的草原和超过30%的森林转变为农地,剩余可开垦土地极为有限。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动物蛋白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相关研究机构警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面临约6000万吨的肉类缺口。

针对全球变暖的挑战,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凸显。数据表明,畜牧业直接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5%,其中牛肉的生产产生了约29亿吨的温室气体,远高于养殖鱼的2.6亿吨(2017年数据),这让养殖鱼成为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选项。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鱼类和贝类品种目前正在被养殖。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养殖鱼产地的扩大,五十年前,欧洲、北美和南美消费的鱼类几乎占全球的一半,而到2019年,这一比例已经缩小至20%,而亚洲的消费占到了71%。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收入的提高,饮食变得更加多样化,新的养殖技术以及防疫措施也在不断推动养殖鱼的增长。

尽管非洲的养殖鱼产量仅占全球的2%,中南美和北美也仅有5%,这意味着未来仍有增长的潜力。日本面临水产品自给率下降的问题,其水产自给率从过去的超过100%降至60%。日本水产厅官员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行业需要扩大规模并引入先进技术,以吸引更多人才。

总之,在当前的环境条件与经济背景下,养殖鱼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这将打开新的投资机会,但同时也需面对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2-03 12:13:19

评论 ( 0 )

2.6 W

文章

27.4 W

点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