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根据对中国六个经济大省及京沪两市的经济增速与物价涨幅预期,预计2025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为5%左右,物价涨幅调整至2%。
线索:
结合美国与日本的经验,低利率环境并不意味着长期利率将必然维持在低位。由于长短期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供求与经济前景,投资者需警惕利率可能发生的波动,尤其是面临低通胀和支持性货币政策时。
正文:
根据对中国六个经济大省与京沪两市2025年经济增速与物价涨幅预期的分析,全国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将为5%左右,与去年持平,而物价涨幅则由3%下调至2%。这表明,保持2%的物价稳定涨幅被视为宏观政策的基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2%的通胀目标已经被广泛采用。
美国和日本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实施了2%通胀目标。历史显示,这两个国家在实施目标后经历了低物价时期,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造成长期国债利率低位震荡。在此期间,日本的国债收益率甚至一度降至零下,美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则围绕2%波动,最低降至0.5%。
依据美国与日本的经验,再结合国内物价预期的下调及央行的支持性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在2025年也可能经历低物价时期,同时保持低利率环境。以物价涨幅的下调幅度来看,当前降息空间理论上还有100基点。从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去年四季度内需开始企稳,投资与消费增速由2.6%提升至2.9%,但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50%左右的低水平。低利率环境有助于巩固内需的稳定。
此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7到7.3的区间,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3%降至1.6%,降幅超过70基点。这一情况反映央行在“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下,”更加注重利率环境的变化。
当前政策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1.5%,若降幅达到100基点,则可能降至0.5%。然而,由于长期利率的降幅已经超过政策利率,央行在进一步降息时需要谨慎考虑。此外,长期利率不仅取决于政策利率,还受到市场供求及经济前景的多重影响。美国和日本的实例表明,即使政策利率接近零,长期利率仍可能出现剧烈波动,这一经验对于2025年的债券市场尤为重要,表明低利率环境并不意味着长期利率必然会保持低位运行。
发布时间:
2025-01-26 17:22:09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