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预计到2030年,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约34%。
线索:
政策的积极影响与电力消费的持续增长可能为相关电力和制造业公司带来投资机会。此外,电气化改造与新兴产业的推动将要求更多的电能供应,这可能会增加对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需求。然而,电力供需形势的紧平衡可能会给短期内的电力行业带来风险,尤其是在高峰负荷期间。
正文:
近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表明,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增长速度比2023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增速的稳中有升反映了在“两新”政策等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的影响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
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指出,“两新”等政策促进了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的平稳增长。2024年,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其中12个子行业的用电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尤其在部分消费品行业,食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速都超过了8%。
此外,侯文捷提到,“两新”政策推动了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这一领域的用电量同比增加了10.3%,远超同期整体制造业的增长水平。这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正在持续。特别是在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四个行业的用电量增速都超过了10%。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用电量增幅达到了34.3%。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的院长张天光表示,国家正在积极推动设备的更新换代,这将有助于加快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改造,同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新的政策措施将释放以电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同时,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电气化改造,可以提高绿色电能在工艺流程中的消费比重,增强基础工业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预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电力的需求上升提供支持。在2025年的迎峰度夏期间,华东、西南、华中、南方地区的部分电网电力供需将紧张,但通过增购外电和跨省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的偏紧局势有望缓解。在迎峰度冬期间,随着新常规电源的投入使用,电力的供需形势将会改善。
发布时间:
2025-01-30 10:45:16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