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潜力重要,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之一。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614.1GWh,渗透率达10%,2023年渗透率约为0.1%。A股市场布局固态电池概念股超过50只,部分净利润增速超20%。
线索: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安全性等优势,市场应用潜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相关公司将迎来投资机会。同时,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需关注潜在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和技术瓶颈。
正文: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未来产业包括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本文将探讨其中一种未来产业——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续航、低温和安全性优势,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的电池技术之一。随着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与材料工艺不断优化,业内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数年内迎来大规模量产的机会。
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固态电池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吸引了众多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的投资与关注,产业化进程在不断加速。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的看法,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将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集中攻克固态电解质问题,2030年至2035年则将是重点攻克高容量复合负极的阶段,而2035年至2040年将专注于高容量复合正极的攻关。
目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逐步推进,已经从实验室研发阶段进入工厂试点阶段,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也在不断发布。预计从2026年开始,固态电池市场将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各大厂商的生产计划也在不断推进。国内企业如欣旺达、广汽、卫蓝新能源等计划于2026年至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或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而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2027年计划实现小批量生产。三星SDI、SKOn、日产等海外企业则预计在2027年至2030年之间实现商业化。
整体来看,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信号愈发明显,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与市场拓展,固态电池有望为能源领域带来变革。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的预期,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渗透率预计达到10%,而当前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1%。随着技术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上游的金属材料和资源供应、中游电池材料及下游制造环节,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A股市场上,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概念股超过50只,部分公司已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未来增长潜力的提升,根据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和2026年将有19只概念股实现超过20%的净利润增速。一些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相对较低,为投资者创造了较为合理的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
2025-01-30 12:48: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