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截至2023年底,香港的单一家办数量为2703家,是新加坡数量的两倍,预计在2024年年底,香港家办数将达到3000家。2024年中国籍客户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需求减少约30%。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在2023年开始转折,资产管理规模录得约90220亿港元。
线索:
分析指出香港的政策宽松、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吸引高净值人士回流。新加坡的政策收紧与生活成本高,促进了客户对香港的重新青睐。此外,高净值人士的投资需求正转向稳健型,私人银行的服务标准和监管要求也在提高。投资人应关注香港及新加坡在金融服务质量、市场政策变动及客户偏好的变化,从而把握可能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正文:
截至2023年底,香港的单一家办数量为2703家,远超过新加坡。预计到2024年底,香港这一数字将增加至3000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从新加坡回到香港,香港的治理和市场优势明显吸引客户回流。
2023年,一位新加坡咨询公司创始人表示,其中国客户明显增多,客户遍布教育、游戏、加密货币等行业。然而在过去的两到三年,由于疫情、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许多高净值人士则选择了新加坡。
不过进入2024年,情况逐渐改变。一方面,新加坡政府提高了家办资产管理门槛,新设立家办的中国客户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中港股市回暖以及香港在资本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多已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企业家开始考虑在香港设立家办。
一些客户早期曾考虑移居新加坡,最终又转向回归香港。香港私人银行家发现,越来越多客户直接选择在香港设立家办。与2019年时相比,现在的客户转向倾向于在香港进行资产配置。
根据毕马威报告,2023年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显现反弹,资产管理规模出现强劲增长。许多客户选择在香港进行资金管理,主要由于香港的地理紧密与生活便利。
许多高净值人士认为,尽管新加坡对外吸引力强,但其开户周期长、私人银行服务质量下降,以及监管收紧等因素导致了客户回流香港。与香港相比,新加坡的私人银行在服务质量与效率上存在差距。
另外,香港在法治透明度、政策开放、人才优势等方面也是主要吸引力。获取新加坡身份的投资者需要放弃其他身份,使得许多中国客户选择香港作为首选。
高净值人士在投资风格上也转向稳健,越来越多客户倾向于保值,关注风险管理等。私人银行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投资、教育和身份规划,香港在身份规划方面给予更好的机会。
随着客户需求变化,私人银行经理的专业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尤其在客户沟通与提供附加价值方面变得尤为重要。私行经理需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需了解客户生活与投资偏好,从而提高客户信任度。
总的来看,回流香港的高净值人士在需求上呈现稳定,并更加关注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香港市场向管理与服务质量的要求十分重要,可能会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机会与挑战。
发布时间:
2025-01-20 15:31:13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