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商业秘密保护需平衡保护与限制跳槽阻碍,企业应明确范围并采取保密措施,侵权纠纷居多,认定规则遵循构成、接触、相似、合法来源,不当手段包括盗窃贿赂欺诈。

要点:
1. 签订保密协议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但也可能成为员工跳槽时的阻碍。
2. 法院认为员工冒名顶替公司合作项目的行为具有隐蔽性,违背诚信原则,应予规制。
3. 企业经营者在设定商业秘密时应明确范围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否则可能面临维权风险。
4. 司法实践中,员工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侵权纠纷占比较大。
5. 法院判定员工是否侵害商业秘密时,遵循“构成商业秘密+接触可能性+实质性相同-合法来源”的认定规则。
6. 获得商业秘密的不正当手段包括盗窃、贿赂、欺诈等。
7.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加强保护是维持竞争优势、促进创新的保障。
8. 企业经营者应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与员工明确保密条款,强化内部保护措施。
9. 无论是在职、离职还是离职后,员工应遵守法定和约定的保密义务。

利好:

利空:

标签:商业秘密保护,跳槽阻碍,保密措施,侵权纠纷,构成,接触,相似,合法来源,盗窃,贿赂,欺诈

原文发布时间:2024-06-20T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