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的文章
第16页
1. 到2027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将超16万家,进出口额将超4500亿元。
2. 我国自贸试验区2023年进出口达7.67万亿元,占总进出口的18.4%。
3. 自贸试验区推进外贸发展的优势包括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
4. 各自贸试验区应着重产业优势互补,形成差异化的协同发展格局。
5. 未来自贸试验区需着力制度创新,提升通关便利化、加强贸易融资支持,开展联动协作。
1. 房贷利率下限取消,首套、二套最低首付比例分别下调至15%、25%。
2. 上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降至20%,二套住房首付比例降至30%-35%。
3. 深圳首套住房首付比例降至20%,二套住房首付比例降至30%。
4. 苏州、昆明等城市以国企收购形式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5. 一线城市新房访客量、二手房带看量有所增长,重点30城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8.5%。
6. 重点城市5月份平均开盘去化率为30%,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
7. 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强调支持国企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8. 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快“以旧换新”试点、优化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调整个人所得税等。
1. 今年,“反向旅游”带动县城旅游热潮,特色小吃受游客欢迎。
2.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物价上涨反映供需积极变化。
3. 夏日消费拉动服装、3C数码等品类销售额上涨,国潮服饰和新中式服饰热度攀升。
4. 电商平台创新体验,618购物节拉动平台成交额增长41%。
5. 直播电商成为主要消费方式,弥合线下实体经济与线上人群的差距。
6. 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消费热潮,绿色消费或将成为主流消费模式。
1. 银发经济发展对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和培育经济新动能至关重要。
2.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3. 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美好生活向往。
1. 宁夏枸杞产量为32万吨,加工转化率为35%,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90亿元。
2. 科技创新让枸杞发展出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保健食品等七大类7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
3. 盐碱地改良技术“增碳隔盐”拓展了枸杞产业发展空间。
1. 地铁连通标志着城市间迈进“同城化”。
2. 最早的地铁同城化发生在珠三角,广州地铁延伸至佛山市中心。
3. 跨省“连接”难度在于协调不同主体投资经营,体制机制变革。
4. 嫩江大桥连接吉林大安市和黑龙江肇源县,促进两岸合作。
5. “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以“共”为灵魂,协同发展。
6. 川渝高竹新区跨省域实体化运行,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分离改革。
7. 省与省“连接”体现在政策差异统一、金融服务一体化等方面。
8. “连接”难度在于协调人员、体制机制,好处显而易见。
9. “连接”难点即潜力点和突破点,需坚持系统观念和协同性。
1. 我国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2. 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强劲增长。
3. “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领跑湖北外贸,出口增长超八成。
4. Jiangsu省家用电器出口增长26.1%,电扇、空调、冰箱出口增长明显。
5. RCEP全面生效一年来,通过出口RCEP原产地证书可享受关税减让。
6. 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65.1%的企业新增订单增长或持平。
7. 商务部将发挥稳外贸政策作用,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1. 我国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8%左右,2023年海洋经济总量达到9.9万亿元。
2. 我国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
3. 我国有涉海自然保护地352个,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保护海域9.33万平方千米。
1. 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
2. 主要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低于生产端碳排放。
3. 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长期低于生产端碳排放。
4. 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了83.3%。
5. 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
6. 中国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
1. 9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于6月1日和7月1日起实施。
2. 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已覆盖各类环境要素和管理领域,并支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
3. 影响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的因素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科技研究深入、经济技术发展、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等。
4. 生态环境标准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石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
5. 截至去年,我国已发布2882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依法备案352项地方标准。
6. 我国正在启动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研究工作,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
7. 我国一直在努力优化升级标准体系,补齐缺项短板,提升标准科学性、适用性。
8. 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排放标准制修订,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