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1. 质子治疗装置从“跟跑”到“并跑”发展,国产化将降低治疗成本。
2. 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仅需3厘米切口即可完成复杂手术,是由术锐医学科技与瑞金医院合作研发的。
3. 产医融合是生物医药产业趋势,上海械谷与瑞金医院合作探索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模式。
4. 医护人员是产业创新的源头,临床需求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5. 上海出台产医融合政策,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医研转化产业发展。
利好:
1、医疗器械(100):推动国产化进程,降低治疗成本,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2、医疗服务(95):深化产医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利空:
1. 医疗器械(-90):质子治疗装置、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产医融合政策,降低传统医疗器械市场份额。
2. 医药(-85):产医融合政策,促进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可能削弱传统医药市场份额。
标签:产医融合,国产化医疗器械研发,降低治疗成本,创新医疗模式,医护需求驱动产业创新
原文发布时间:2024-05-25T12:30:00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