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RC外部版V3.1
大数据优选每日重点财经资讯

2024年03月9日的文章 第8页

加快前沿产业、数字化融合和清洁能源,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

1. 加快前沿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2.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 3. 加快5G技术应用,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 4. 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绿色创新产品,助力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民营企业贡献70%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其创新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1. 民营企业贡献了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包括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 2. 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已形成全链条机制,包括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市场经营等方面。 3.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提供法治动能,保障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中国老龄化加速,预计2035年GDP中银发经济占比将增至10%。

1.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近3亿,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占比超30%。 2. 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预计2035年将达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 3. 推进老年病专科建设,医护人员要求具备多种学科综合知识储备,成为“多面手”。 4. 建立老年友善医院需硬件、软件全面提升,如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预留号源、绿色导诊等。 5. 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适老化改造,可以探索将部分居家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 6. 养老机构适老化升级需留住基层专业人才,完善薪酬评定调级机制,制定职称评定标准,出台激励办法。 7.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多方责任共担,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家属承担相应费用。 8. 建立老年旅游“绿色通道”,免除预约制度,设置老年游客专门入场通道。 9. 发展银发健康管理、银发教育等适老业态,满足老年人运动保健、老年教培等方面需求。

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5787亿元,4482家企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并提升算力效率。

1.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787亿元,企业数量达4482家。 2. 加快从“+人工智能”向“人工智能+”转变,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 3. 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实体经济,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4. 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加大脑科学、量子计算等领域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协同攻关。 5. 建设自主创新的算力底座,提升算力效率,支撑行业智能化发展。

外资看好"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核心是工业现代化、数字化和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机遇和推动经济复苏。

1. 外资企业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这一词汇,将其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 “新质生产力”集中体现在工业现代化、数字化、创新等方面,技术创新是其核心驱动力。 3. 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取得成绩,如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创纪录。 4.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西门子、强生、通用电气等外企带来广阔的市场机遇和新的业务增长点。 5. 政府已采取措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现对劳动力市场变革的前瞻性思考。 6.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提升其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以旧换新万亿市场,惠民利企,促进消费、投资、节能、减排。

1.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已写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2. 以旧换新带来万亿市场“购物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为重点。 3. 耐用消费品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我国在用国三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超16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超安全使用年限。 4. 推动以旧换新既惠民又利企,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 5. 以旧换新着眼点不只是短期效应和产品本身,还将反映到从制造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整套体系的打通。 6. 政策组合拳将实现消费端政策和供给端政策的匹配,并针对产品完善相关的配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