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上调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以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新政。这些调整允许额度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甚至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延长至7年,旨在优化银行产品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近期密集下调理财产品费率,部分产品费率降至零,反映出理财产品收益承压的现状。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这要求银行理财机构提升综合能力,以提高客户的投资收益。
部分中小银行在信用卡业务面临压力的背景下,计划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并转向个人消费贷,以应对市场变化并优化零售业务结构。数据显示,信用卡不良贷款增多,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低折扣转让清理潜在损失。相较于信用卡,个人消费贷运营成本较低,未来将成为中小银行...
2025年,险资频繁增持港股银行股,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下,股息率优势及稳定的现金流吸引了平安和瑞众等机构的关注。年至今已有8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其中5家为银行。专家指出,根据新会计准则,银行股成为保险资金配置的优选,兼具股息收益和抗周期能力...
瑞银获得监管批准,出售其持有的36.01%瑞信证券股权给北京市国资公司,后者将持有85.01%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此举标志着瑞银进一步优化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预计将在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领域持续投资和拓展,加强其市场竞...
2025年,中国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备案规模显著增加,约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幅32.48%。银行面临存款流失与信贷需求压力,导致同业存单供给增加。利率提升带来的成本压力亦值得关注,降准预期持续存在。整体来看,银行的负债吸收能力仍在受限,需要借...
中国太平正式任命李可东为新总经理,与新董事长尹兆君共同领导公司。李可东拥有丰富的金融和保险行业经验,并于2025年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关键财务数据,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根据监管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由3亿元提高至10亿元,中信消费金融于2025年3月获批增资至10亿元,成为第24家符合新标准的公司。增资趋势表明行业资本实力增强与股权集中加剧,反映合规建设加快。目前仍有6家公司未达标且未增资,亟需加强合...
吴清指出,自2024年9月至今,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的净买入额达到约2900亿元,导致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加至17.8万亿元,增幅达22%。
2025年,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加速,发起行增持与吸收合并案例增多,旨在提升管理与抗风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监管机构要求通过改设分支机构等方式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预计将推动市场化兼并与资源整合,进一步支持乡村振兴与金融服务覆盖。
回顶部